当前位置:首页 > 数据中心 > 正文

数据中心机房规范


一、总体要求
目的: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和运营,确保数据安全、可靠和高效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各类数据中心的机房,包括新建、改建和扩建。
设计原则:安全、可靠、可用、可维护和可扩展。
二、环境规范
温度:18-27°C,±2°C;最高温:32°C
湿度:40-60%RH,±5%RH;最低温:30%RH
气流:冷通道和热通道分离,气流方向一致
噪音:< 65 dB(A)
电磁干扰:满足GB/T 18178.1-2001《信息技术设备场强辐射抗扰度要求》
防静电:ESD等级:Class 1
照明:满足照度要求,可调光
空调:双路制冷,N+1冗余
三、物理安全
围栏和门禁:设置围栏和门禁系统,限制人员进入
防盗报警:安装入侵探测器、红外传感器等防盗报警系统
视频监控:安装摄像头进行24/7监控,保留视频记录
消防:设置消防栓、灭火器等消防设施,并遵循消防规范
抗震等级:满足当地的抗震规范
四、供配电
电源保障:双路电源,UPS保障电源稳定性和安全性
供电容量:满足机房设备负载需求,留有冗余
配电板:设有明示标志,定期检查
接地:符合电气安全规范,提供良好的接地保护
五、网络通信
网络拓扑:冗余设计,保证网络可靠性
带宽:满足业务需求,预留扩展空间
网络设备:高稳定性、高可用性,提供冗余保障
网络安全:使用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措施,防止网络攻击
六、设备管理
机柜布局:遵循标准化原则,保持机房整洁有序
设备摆放:重设备放置在机柜底部,轻设备放置在顶部
线缆管理:采用线缆敷设架,规范线缆走向,避免混乱
设备维护:定期检查、维护和更换设备,确保正常运行
七、操作规范
人员培训:对机房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
操作流程:建立明确的操作流程,避免误操作
应急预案:制定应对火灾、停电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
记录保存:保留机房设备维护、故障记录等重要信息
八、验收标准
建设验收:符合设计规范和本标准要求
运行验收:设备正常运行,环境参数符合标准
九、定期检查
环境监测:定期监测机房温度、湿度、气流等环境参数
设备巡检:定期巡检机房设备,检查运行状况
应急演练:定期进行应急演练,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